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聚焦两会 > 文化之声
从董其昌书法中窥探其成名之路
发布日期 :2019.07.30 浏览次数 : 1718次 中艺联合(北京)信息科学研究院

  原标题:书法秘密-自然淡雅之董其昌书法


董其昌草书五言诗条幅.jpg

董其昌草书五言诗条幅


  董其昌成长在明朝社会最自由,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他一五五五年出生后不久,便发生了著名的“张居正改革”,国家由弱变强,充满活力。他的家乡松江府文风昌盛,名家辈出,为董其昌未来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最原始的环境滋养。在仕途上,当他走进权力的时候,正赶上万历皇帝懒政,董其昌当然也可以顺应地“懒”下去,专心对待他的艺术了。不过,即使这样,政绩不显的董其昌从一介平民最终成为从一品的太子太保,在仕途上也可谓人生赢家了。他去世之后,谥号“文敏”,与赵孟頫的谥号一样,当然,一生都在与赵孟比较的董其昌活着的时候是并不知道的。纵观董其昌的一生,在艺术与仕途上游刃有余,时而进取,时而归隐,既能节节高升,也不为官场所囿,找到了爱好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那么,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董其昌《书画合册》(行书部分)


  第一,学霸董其昌。学霸不是个古老的名词,但用来形容董其昌再确切不过了。董其昌十七岁时参加松江府的会考,因为书写不够好而得了第二名,这刺激了好强的董其昌,他随后便把精力放在了书画上。没有想到的是,董其昌对书画越来越痴迷,对科考反倒不上心了,这可急坏了他父亲。有一年,友人拿来一把空扇请董其昌题画,这本是很平常的事,但董父却忍无可忍了,当场把扇子撕个粉碎,不允许董其昌画。在董父看来,董其昌是整个家族的希望,他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然而过了一年又一年,一晃到了三十多岁,董其昌依然沉迷书画,连个举人都没考上。

  一二十岁没有功名那还好,如今眼看着周边的朋友一个个都有了不错的前程,董其昌也必须努力了。恰好在三十二岁这一年,北京太学招收学生,他被录取了,于是,董其昌来到了北京,这对于董其昌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一次行程。接下来他便开启了“学霸模式”,只用了一年就考中举人。第二年参加科考,北京太学的老师都认为,董其昌应该获得第一名,最后结果出来了,第二名。接着参加殿试,皇上亲自主考,董其昌名次又往后了,全国第四名,二甲进士第一,与状元、榜眼、探花失之交臂。现在想想,能在全国最重要的考试中取得第四名,应该是很不错的成绩了,但期望很高的董其昌,心情一定是复杂的。


董其昌临苏轼《杭州营籍帖》.jpg

董其昌临苏轼《杭州营籍帖》


  第二,全才董其昌。董其昌是一位非常全面的艺术大师,全面不仅体现在书画成就上,更体现在文赋诗词论等各方面的修养上。我们分析古代书家,能兼擅画者并不多,这是因为,古代文人不画画很正常,但不写字则不可能。而董的意义,在于他的书法有绘画的滋养,绘画又融入到书法中,相得益彰,进而自成一家。例如他对书写中墨的实践,明显比其他书家丰富、深刻得多。此外,他还建立了自己的艺术理论体系,书画鉴定能力突出,甚至还写有不少政论文章。他的《容台集》在清代被例为禁书,这里收录了他任南京礼部尚书时所作的政论文章《笔断》,因为里面涉及到了后金而受到当局的禁毁。此外,董其昌在雅文学(如元典的收集)与俗文学(向晚明知识界介绍小说《金瓶梅》)方面表现出独到的见解。


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jpg

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


  第三,高情商。现在很流行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高情商是董其昌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都知道,他小时候生活不富裕,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学习,因为他结交了很多高质量的朋友,他们赏识董其昌的才华,董其昌也由此开启了顺畅的人生模式。结交的人中有达官贵人、商贾巨富,也有社会名流、收藏巨子。纵观董其昌的一生,结交的朋友极少有中途翻脸的。他们平时与董其昌赏画谈诗,遇到困难时,会及时伸出援手。更难得的是,他晚年能结交各个不同政治阵营的朋友,朋友之间可以水火不相容,但他在中间悠游自如,显示出不同于常人的交际天赋。董其昌的生命中出现过不少贵人,正是他们的帮助,让他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如官职做到从二品的莫如忠。董其昌和他的儿子莫是龙为知己,并一起跟莫如忠学习书法。有这样一个名望高、学问富、识见好的老师,董其昌的学书之路走得非常稳。

  曾经官至礼部尚书的陆树声也对董其昌给予关怀。董其昌在陆彦章(陆树声的儿子)家里做家庭教师,在任职期间,和陆家结下了深厚友谊,以后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陆家都会出手帮助他。大收藏家顾正谊、项元汴、韩世能等都很看重董其昌,董其昌在他们家,见到了很多对其艺术道路影响深远的古代经典作品。还有一个人曾经帮助过董其昌,这个帮助是一次性的,董其昌要去北京太学求学,也曾在太学上过学的人叫范尔孚,十分看好董其昌,便拿出一笔钱作为资助。以上大多是在董其昌发迹之前的好朋友,这样的友谊董其昌持续了一辈子。到了北京后遇到的贵人就更多了。比如说科考的主考官许国,非常欣赏董其昌的才华,达观禅师对他修禅影响至深。还有明代首辅王锡爵、叶向高在他遇到事情时,都会倾心帮助他。

  到后期,董其昌的交往更复杂了,复杂到东林党也交,阉党也交。他虽位高但不抓权,只潜心书画,不对任何人造成威胁,两头不得罪。在阉党和东林党争斗正酣时,他的官阶却从三品到二品再到从一品,被双方一步步送到人生的最高位。说到这里,很多人会对他的人品提出质疑。一个没有政治立场的人,那不是滑头吗?但是,历史总是这样,他如果有政治立场,可能就没有他的艺术。他在隐居的二十七年中,政治斗争愈加剧烈,每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毁掉一生。没有政治立场,使他远离是非圈,便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因此,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而是靠政治积累自身的社会地位,“是一位高明的生存者”,最终实现从政治到艺术的人生转向。


董其昌草书七绝扇面.jpg

董其昌草书七绝扇面


  第四,视野开阔。与显贵交往,使董其昌人情练达,思想活跃,特别是他还做过“帝师”,见过大人物、大世面,心胸自然宽广无碍。与巨贾收藏交往,使他的艺术有本,视野开阔,下笔也就不碍于一笔一画。二十四岁时,他在南京看到了王羲之的《官奴帖》,大有所悟。董其昌最开始看到的名帖都是朋友的,到后来他也成了鉴定家、收藏家,就有更多机会细细地研究和把玩书画名帖了。董其昌年纪轻轻,便在古今名帖上作诗题跋,试想当代谁会有这样的机会呢?现在在展厅看一眼真迹,可能都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更遑论把手展玩、题诗作文于其上了。


董其昌跋《古诗四帖》.jpg

董其昌跋《古诗四帖》


  第五,禅意人生知进退。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这是那时所有年轻人的追求,年轻的董其昌也一定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借助国家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但董其昌与那么多文人不一样的是,他有可以依赖、退守的精神家园,那就是书画。《明史》评价董其昌:“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他的画室叫做“画禅室”,他的书房叫做“墨禅轩”。董其昌把禅理、禅意融会贯通在自己的生活中、书画里,成为伴随他一生的思维方式。也因此看待万事万物,处处有禅,处处有境,当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便不会为物所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是苏东坡的理想,时时刻刻备受政治打击的苏东坡,只能把理想寄存在诗词里。他当官十八年,归隐二十七年。当他在为官过程中,哪怕出现小小的不如意,董其昌就会直接请假回家,投入到自己的艺术世界中。我想,一个男人在巨大的权力、名利面前,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董其昌《周子通书》.jpg

董其昌《周子通书》


  第六,好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董其昌找到了学书之乐,就不需要人去敦促,精力、聪明才智都用到了书画上。在那个时代,科举考试才是正途,书画是“壮夫不为”的雕虫小技,但在董其昌心中,当解决了生存问题后,便可安心书画了。八十多岁时,看到一幅书画非常喜欢,然后就是惆怅:在风烛之年,没有精力再学了,但是有愧于这么好的作品放在眼前啊。活到老,学到老,从不满足现状,使董其昌的艺术一直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七,身体好,高龄。董其昌八十二岁去逝,在那个时代是高龄了,这使他有充足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从十七岁与书画结缘,此后漫长的人生之路,各个阶段都留下了能代表那个时期的力作,如同人生的台阶,一步步随着时间的推移,超越一个又一个同时代的人,达到艺术的顶峰,在艺术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如果在行进的过程中过早夭亡,那他便不足以有如此大的成就。他这一辈子,从上海到北京,再到福建、湖北,去了很多地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有赖于健康的身体。他每次归隐时都说自己身体不好,但实际上身体好得很。七八十岁时手握毛笔,热情不减当年,感觉有用不完的精力。面对艺术他从不怠懈,从不偷懒,不知是长寿成就了他的书画,还是书画成就了他的长寿。

  第八,教育成果斐然。晚年的董其昌书法影响越来越大,有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形成了以董其昌书风为中心的华亭派,光芒盖过稍早之前的吴门书派,并一直延续到清中期。受其影响的有陈继儒、王时敏、查士标、八大山人、姜宸英、孙岳颁、查升、何焯、张照、王文治、铁保,等等,更何况还有康熙、乾隆两位帝王的推崇,这些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较大的影响力,反过来又推高了董其昌的成就。董其昌书风由明代到清代、由上海到全国,成为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董其昌书紫茄诗行书长卷


  提到董其昌,就不得不提到他在六十岁左右时发生的“明抄董宦”事件。说他的儿子强抢民女,最后造成了民变,一把火把他们家给烧了,董其昌仓皇逃跑,后人依此对董其昌人品产生了疑问。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艺术家非常讲究人品,比如蔡京、秦桧、严嵩的人品不好,作品就很难流传下来,更不会有成千上万的追随者。从皇帝到文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切不可非左即右地把他划成大地主大恶霸打倒了事。对待这件事我们要辩证地看,不能以讹传讹。

  (图片来源书法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