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执丝为笔 书写千古匠心 以釉为彩 描绘大美非遗——记司马氏景泰蓝手工艺传承人高丽
发布日期 :2024.07.02 浏览次数 : 847次 中艺联合(北京)信息科学研究院

N])JU`)41UVZ%%)MU8%T)[2.jpg


高丽,司马氏景泰蓝手工艺的第五代传承人,是一个充满梦想、坚持追求的艺术家。他的故事充满了勇气、热情和对非遗传统文化的热爱。

从小,高丽就对绘画和手工艺充满热爱,他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画家。尽管面临家境不富裕的困难,但他不断尝试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追求自己的梦想。高中时,他以绘画考试的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大学。然而,大学里的课程并没有能够满足他对艺术的渴望。

毕业后,高丽独自来到北京,一边谋生,一边坚持从事自己热爱的艺术创作。直到2022年,他第一次参加了北京的市集活动,这一天改变了他的一切。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人,也第一次听说了"非遗传承人"这个词汇。这个新词汇引起了他的好奇,他迫切想了解更多,因为他意识到中国有许多传统手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高丽开始在小红书上关注和了解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其中一个老爷爷正在寻找继承人。这个消息让他眼前一亮,他立刻联系了老爷爷。于是,2023年5月24日下午18:53,老爷爷回复了他的私信,这个老爷爷正是司马宪光,高丽的师父。

师父司马宪光向高丽讲解了景泰蓝掐丝珐琅的知识,这门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已有600多年。景泰蓝起源于明朝,是一种以铜为基材,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工艺品。它曾在皇宫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被誉为"皇家重器"。然而,这门传统工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威胁,因此需要有人来传承。

受到景泰蓝掐丝珐琅的吸引,高丽开始制作各种小作品,并得到了师父的夸奖。最终,高丽决定成为司马宪光师父的徒弟,尽管这意味着他需要放弃工作并踏上前往大安市的火车,这个决定充满期待和不安。

在师父的教导下,高丽逐渐掌握了司马氏景泰蓝的制作技巧和工艺。景泰蓝的制作需要精湛的技巧,每一根铜丝的折弯和每一次珐琅填充都对画面的完整性和美观性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师父的耐心教导,高丽逐渐迷恋上了这门艺术。

高丽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持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强调了非遗传承的重要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学习传统手工艺,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高丽的故事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生动写照,也是对坚持梦想的美丽诠释。


||司马氏景泰蓝手工艺传承人高丽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