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津门匠人任艳:当传统手艺遇见海洋风味
发布日期 :2025.02.28 浏览次数 : 536次 中艺联合(北京)信息科学研究院

微信图片_20250217135736.jpg


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起源于中国汉代,最初是医圣张仲景为药用而创,用面皮包上药物制成“祛寒娇耳汤”为百姓治病,后来逐渐演变为民间美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饺子形状似元宝,有财源广进、招财进宝的寓意。同时,包饺子、吃饺子往往是家庭团聚时刻,象征着包容、团聚以及家庭和睦。

饺子制作讲究,从面团调和、馅料调制,到包捏成形、饺子熟制,每个环节都有技巧。馅料种类多样,如传统的猪肉白菜、韭菜鸡蛋,体现了中国饮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特点。饺子的烹饪方式有煮、蒸、煎、炸等,口味丰富。

在天津老城厢的一间飘着麦香的工作坊里,任艳老师正手持竹刀,将银亮的鲅鱼肉细细刮成鱼蓉。这位扎根于传统美食教育二十载的天津女儿,以"守正创新"的匠人精神,将渤海湾的馈赠揉进了千年饺子文化。她独创的鲅鱼水饺剔透如白玉,咬开薄如蝉翼的面皮,鲜甜的汁水裹挟着海风气息在舌尖绽放,成为津门食客竞相追捧的新派美味。每逢立冬节气,任艳的工作坊就会变身传统文化讲堂,每个饺子都是会说话的文化密码。

 

17407282646235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