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周文军—非遗国风匠心传承非遗文化守护人
发布日期 :2025.05.09 浏览次数 : 845次 中艺联合(北京)信息科学研究院

周文军资料.pdf - Adobe Acrobat Pro.jpg


周文军:大医精诚本源道 岐黄新方济苍生

在人类健康的漫漫征途中,总有一些闪耀着智慧与仁爱的名字,穿越岁月长河,为后世所铭记。周文军,蜀地成都名医,便是这样一位融汇古今、医术卓绝的中医大师。他以毕生精力研习岐黄之道,融会贯通传统医理与现代科技,在医学殿堂中写下了辉煌篇章。从少时求学到悬壶济世,从钻研古籍到开创"无极玄针"疗法,他以仁术济世,以大医精诚,为无数患者点燃希望之光。 

医道求索 悟透古今

周文军的医道之旅,始于少年时代对中医药学的独特热忱。当同龄人嬉戏游乐时,他已沉浸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的研读,醉心于草药方剂的配伍奥秘。及至青年,他踏遍巴山蜀水,遍访杏林名宿,将各家学术精髓与经典理论融会贯通。三十六载寒暑如梭,他在心脑血管疾病、食疗养生及疑难杂症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尤其倡导"药食同源,食进药退"的养生理念,主张通过饮食调养实现标本兼治,这一理念惠及无数病患。

 面对现代社会中高发的慢性病与代谢性疾病谱系变化,周文军清醒认识到传统诊疗模式亟待创新。他敏锐指出:"古方虽妙,仍需与时俱进。现代人饮食不节、作息颠倒,若拘泥古法,无异于刻舟求剑。"正是这种前瞻性思维,推动他突破传统框架,开创性融合传统医学智慧与现代科技手段。

无极玄针 岐黄新境

针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心脑血管健康危机,周文军领衔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历时七载春秋,成功研发"无极玄针"创新疗法。该疗法突破传统针灸范式,有机整合经络学说、中草药精粹与生物医学技术,通过特制玄针精准导入益气化瘀药物,配合特定手法激活经络传导,实现"针药并行、气血双调"的协同效应。

守正创新 四维突破

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周文军系统提出"精准、聚势、辩证、快效"四大发展维度,构建起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理论框架:

一曰精准中医,借助生物标记物检测与大数据分析,实现辨证施治的精准量化;

二曰聚势中医,整合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前沿科技,强化传统诊疗的科学支撑;

三曰辩证中医,运用智能辅助系统深化病机分析,提升辨证论治的客观性;

四曰快效中医,通过标准化制剂工艺与智能诊疗流程,缩短治疗周期。

为实现这些突破,周文军主导构建了从道地药材GAP种植到智能煎药系统的全产业链质控体系,更创新性建立"三维师承"培养模式,将古籍研读、临床带教与数字技术培训有机结合。其团队研发的AI脉诊仪已能实现28种脉象的精准识别,诊断符合率达92.6%。

仁心济世 杏林春暖

"凡大医治病,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周文军始终将孙思邈的医训奉为圭臬。诊室中常见他为一剂药方斟酌再三,为贫困患者减免诊金,更定期举办养生讲堂传播治未病理念。在他看来,真正的医道革新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医学人文精神的传承。

在他的推动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中式健康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统计显示,接受其养生指导的亚健康人群,三年内慢性病发病率下降37%。英国《柳叶刀》杂志专题报道称:"周氏模式为全球传统医学转型提供了东方智慧。"

如今,周文军正带领团队深耕"数字中医"新领域,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中医药循证数据库,开发虚拟现实经络教学系统。这位始终以"苍生大医"自勉的杏林行者,正以守正创新的执着、兼济天下的情怀,续写着岐黄之术的时代华章。正如他常说的:"中医的现代化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让千年智慧在当代焕发新生。"

 

微信图片_20250327105432.jpg

本院中医药研究院


周文军资料12.jpg周文军资料11.jpg周文军资料10.jpg周文军资料09.jpg周文军资料08.jpg周文军资料07.jpg周文军资料06.jpg周文军资料05.jpg周文军资料04.jpg周文军资料03.jpg周文军资料02.jpg周文军资料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