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会员专区
会员专区
宋晓星
发布日期 :2019.12.04 浏览次数 : 1662次 中艺联合(北京)信息科学研究院

  宋晓星,湖南岳阳人,1969年3月生于岳阳的一个农村家庭。毕业于湖南理工学院,现任湖南九鼎科技集团陆川九鼎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洞庭湖之滨,依长江、纳三湘四水,是荆楚文化的摇篮,历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也是群贤辈出的文人之地。伴随着深厚文化的熏陶,从出生到成长的道路上养成勤劳朴实,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先忧后乐的思想情怀。

  虽出身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但父母都是村里少有的几个读书人。每逢过年时,父亲就忙着帮附近村民写春联,怀着对毛笔字的好奇与对父亲受到人家尊重的敬佩,我就在边上帮着父亲磨墨和裁纸,也开始练写毛笔字。在父亲的指点与监督下,进入中学后,毛笔字有了一定的基础,父亲说我的字已经超过了他,于是,每年的春联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我也很乐意帮人家写,并得到了许多的赞许。于是一种兴趣和成就感就在我内心萌发产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此后,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中学习阶段,也是我书法成长较快的时期,虽然买不起字帖,但学校正好有两位老师的字在我们乡镇颇有名声,于是开始视他们的字为字帖,一个是行楷见长,一个是隶书优势。老师也乐意指点我。于是,经常利用下课和空余的时间铸就我写写画画的乐园。

  进入高中,学习应考的压力自不用说,但练字好象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自然的生活意识,总在有意无意中去琢磨、去品味、去写写画画,常常被一幅优美的书法作品吸引、陶醉和羡慕,这种习惯已深入了我的生活中。

  大学,感觉时间充裕了一些,空余时间除了其它活动,练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学校里每星期要出的墙报、黑板报也成了我不可推卸的任务。也才开始挤出一点伙食费去买些字帖,有空就到学校图书馆去寻找我的“精神食粮”!才有时间和有资料了解书法的真正内涵!对书法的挚爱和枯燥练字的付出,让我收获了内心的那份狂热,让我得到了师生很多羡慕的眼光,也让我得到了一定的荣誉,在全校书法比赛中曾获得毛笔书法第一名,和钢笔书法二等奖。

  1992年毕业参加工作,从事销售业务,由于特殊的流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的压力,多年来,似乎书法与生活的轨迹有点偏离,练字也就少了很多,但“一切的艺术都源自于爱!”爱的驱动也让我不忘寻找字帖,订阅杂志,留意那些优美的书法作品,而后去琢磨,去从中汲取营养,并逐步寻找到自己的风格和气质。

  近几年,工作也算有个稳定,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每天的练习和学习已成为生活自动自发的一部分。同时也加入了地方书法协会,积极参加市里县里具有教育意义的各种书法活动,也开始参加一些有意义的书法比赛与作品展览,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多次的活动,让我对书法认识更深刻,更热爱,更觉得书法这一门艺术的伟大!感谢祖先们用他们的智慧结晶铸就了中华文明的光辉传统的一部分。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书法道路我一直在取长补短中学习,在探索中前进,借助更好更高的平台,对自己才有更高的要求与促进,今年,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书法界老师的指点与引导,有幸加入“中国书画院”,成为一名会员。也参加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举办的”北京全国书法教师培训交流会”取得《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注册书法教师》《全国规范字讲师资格证书》《中国书画等级测评硬笔书法培训师》等证书,并加入成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由于对欧楷的热爱,已报名参加“首届田英章楷书技法研究班”。

  “字如其人”勤劳朴实、刚正不阿的我对传统书法的追求矢志不渝,欧阳询的欧楷、王羲之的行书、孙过庭的草书,是我练习的基础;纳历代名家之长,是我追求的方向;推广传承文化教育是我学习书法的目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常以此标准来要求和衡量自己。我在每个汉字中体会它文化意义的内涵,和它艺术的魅力和价值。时间的洗礼和生活的历练,让我更超越于从前对书法的懵懂之爱,我想它已溶入我的血液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