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南,出生于1954年。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书法,九岁始承家学随父习字,年稍长拜齐昆先生为师,力学唐楷以颜体为宗,并兼习汉隶(乙瑛碑,石门颂)上追籀篆临习猎碣(石鼓文)多年不辍,厚积书法学养至天命之年再拜草书大家寒村先生(恽建新)为师。花甲之年潜心专攻草书,法唐代颠狂,瞻晋时羲献父子,瞩目汉末钟张。直至今日临池不曾有间。都说字如其人,“宁静致远”成就了他磅礴恢宏的书法风格。素心悟道,搜妙创真,现为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老年书法研究会会员、省美学会员的郑庆南仍然笔耕不辍,九十年代初作品入选华风书画精品赴日展,并被日方收藏。继而被授予当代书画艺术名人。在书法创作中,郑庆南在继承了我国传统书法精髓的基础上,又不断的融入新的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样式。观其书法作品,淳朴自然,古韵中不失新意,细节处的笔墨处理独到自然,字与字的结构布局更是在洒脱中蕴藏严谨之态。其书法作品字体类型多样,有横幅、竖幅、斗方、对联、条屏等,书写形式繁多,更直观的展现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而我们也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中国汉字之美。
虽已有所成,但仍然保持着低调的心态,此后专注于教习少儿书法,以唐颜勤礼碑为基础,继而教汉隶曹全乙瑛二碑,再复授以王羲之兰亭序笔意章法。2000年后在解放军总参干修所老年大学任教书法多年。“宁静致远”不仅仅局限于环境的清幽,自己内心的纯净与清净才更加重要,只有心静,行正,才能堂堂正正做人和做事。
二十余年来,郑庆南坚持扎根讲台,孜孜不倦,教人不诲,许多学生以书法特长考入理想学校。数百名学生在全国专业性书法大赛中获得金银大奖,二、三名奖项多不胜数。郑庆南在修习自生的同时也为中国书法的传袭贡献了微薄之力。
“宁静致远” ,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宁静不是平淡,更非平庸,它是一种情调,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当今社会,多彩而喧闹,纷纷杂杂,能坚守心中一份静地,实属不易。能有如此心境之人,定会有更高的艺术成就。